抵御通脹 一直投資黃金的周先生近期趁著黃金價格下跌之際拋出了黃金,在了解鉆石近年來走勢的基礎上,上周他一下子就購買了兩顆3克拉的裸鉆,價值400多萬元。 周先生告訴記者,相比于黃金,鉆石抗風險的能力更強,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時候,鉆石消費量驟減,鉆價也暴跌,最低時下跌了三成左右。 隨著經濟回暖,鉆石價格迅速回升企穩,目前的價格已經漲了30%,回到了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像3克拉的裸鉆,每年有5~10%的增值,比起黃金的大起大落更讓人放心。 但是并非所有的鉆石都有投資的潛質,因此對于普通消費者,特別是剛入門的投資者來說,貿然投資鉆石有可能被忽悠。 投資TIPS: 鉆石小鳥首席鑒定師徐磊說,購買有鑒定證書的鉆石,這樣不僅質量有保證,也便于日后變現。 目前全球公認最為權威的證書是美國寶石學院的GIA鉆石等級證書,比利時鉆石高層議會的HRD鉆石等級證書和國際寶石學院的IGI鉆石等級證書。 國內證書主要是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NGTC鉆石級鑲嵌鉆石分級證書,以及國家金銀制品監督檢驗中心的NGGC鉆石及鑲嵌鉆石分級證書。 陷阱一:走私貨便宜1成多 國外的鉆石進入中國的時候,也要經過我國權威鑒定機構的檢測。因此正規途徑進來的貨品均有雙證,最好是美國和國內的認證各一張。消費者在購買鉆石時,如果商家只提供一張證書,那么這個貨物很可能是走私進入國內,品質自然沒有保障。 徐磊透露說,那些沒有雙證的走私貨固然能夠省下十幾個點的關稅,但是消費者為此承擔的風險水分大,萬一掉進不良商家設下的陷阱,得不償失。 陷阱二:鉆石以南非鉆為貴 很多人都知道南非是盛產鉆石的地方,因此市場上常以南非鉆為貴,但是這是一個陷阱。徐磊說,業內均知道,南非的鉆石已經面臨枯竭,目前更多的鉆石是納米比亞和安哥拉生產。 陷阱三:鉆石在比利時切割 比利時、廣州番禺、印度是全球三大鉆石切割地。人們通常認為比利時的切工工藝最佳,因此市場上自詡以鉆石來自比利時加工來提高身價。 但是這通常是一個陷阱。徐磊說,就連最專業的人士,也很難分出一塊鉆石是哪個廠里加工的。目前番禺就有歐洲企業在此設廠,專門進行鉆石切割,一顆鉆石在中國加工,然后出口比利時,再進口中國就能抬高身價成了忽悠不懂行中國投資者的一種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