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漁民發現1億年前巨型牡蠣化石 或隱含巨型珍珠
(化石網/庫森 編譯)牡蠣又名生蠔,屬軟體動物雙殼類,分布于溫帶和熱帶各大洋沿岸水域,牡蠣的外套膜中可形成珍珠。
英國出海漁民的一次意外捕撈,發現了一塊距今1億年前的巨型牡蠣化石,這塊史前巨型牡蠣的體型要比今天的普通牡蠣大上十倍。這塊牡蠣化石外殼寬約7英寸(約17厘米),高約3英寸(約7.6厘米),科學家推測,如果巨型牡蠣里面仍保存有珍珠的話,那么這顆珍珠的大小可與一個高爾夫球一般大。如果它真的還存在的話,那么這顆珍珠可價值不菲。
巨型牡蠣化石已被運送至英國樸茨茅斯的藍礁水族館,那里科學家正對牡蠣外殼上的生長紋進行研究,牡蠣外殼的生長紋好比樹木的年輪,通過它科學家可以了解牡蠣的年代意義和生長信息。
水族館的發言人介紹道:“當漁民出海回港時,并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東西,在外表面清洗干凈后,才意識到它的特別,原來竟然是一塊史前化石啊!之后他們電話聯系到我們,并轉送到水族館,通過計算牡蠣化石外殼上的年生長紋,該牡蠣年齡超過了200歲,可稱的上牡蠣中的長壽之星了。”
發言人最后補充道:“雖然牡蠣化石內仍保存有珍珠是件極小概率事情,但驚訝于它巨大的尺寸和高爾夫球大小珍珠的誘惑,我們有必要弄清楚它內部到底還隱藏了什么秘密。未來,我們將利用核共振成像掃描技術對牡蠣化石內部進行深入研究,以明確牡蠣內部到底有沒有保存史前巨型珍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