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鋯石(英文名稱:zircon)是一種硅酸鹽礦物,它是提煉金屬鋯的主要礦石。鋯石廣泛存在于酸性火成巖,也產于變質巖和其他沉積物中。鋯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所以在河流的砂礫中也可以見到寶石級的鋯石。鋯石有很多種,不同的鋯石會有不同的顏色,如黑、白、橙、褐、綠或無色透明等等。經過切割后的寶石級鋯石很像是鉆石。鋯石過去還被叫作鋯英石。中文名:鋯石外文名:zircon別稱:鋯英石硬度:6~7.5光澤:強玻璃光澤至金剛光澤顏色:無色、藍色和紅色等1鋯石是什么

引用亞洲寶石協會(GIG)研究報告:鋯石又稱鋯英石,日本稱之為"風信子石",它是十二月生辰石,象征成功。(十二月生辰石還有綠松石、青金石)它的英文名字是Zircon ,是地球上形成最古老的礦物之一。鋯石為礦物名稱,舊稱鋯英石,風信子石,透明者作為寶石,稱鋯石寶石。其來源一說可能是在阿拉伯文"Zarkun"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原意是"辰砂及銀朱";另一說認為是來源于古波斯語"Zargun",意即"金黃色"。第一次正式使用"Zircon"是在1783年,用來形容來自斯里蘭卡的綠色鋯石晶體。鋯石的主要化學成分:硅酸鋯;化學組成為Zr[SiO?],晶體屬四方晶系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晶體呈短柱狀,通常為四方柱、四方雙錐或復四方雙錐的聚形。鋯石顏色多樣,有無色、紫紅、金黃色、淡黃色、石榴紅、橄欖綠,香檳,粉紅,紫藍,蘋果綠等,一般有無色、藍色和紅色品種。色散為0.039(高)。光澤為強玻璃光澤至金剛光澤。無解理。摩氏硬度6~7.5,比重大,密度:多數在3.90~4.73 g/cm3。高型:4.60~4.80 g/cm3。中型:4.10~4.60 g/cm3。低型:3.90~4.10 g/cm3。2鋯石和鉆石的區別鋯石與鉆石外觀非常相似,但鋯石與鉆石價格相差甚遠,一些不法商家用鋯石來冒充鉆石,欺騙消費者,牟取暴利。有關鋯石與鉆石的區別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鋯石和鉆石的區別無色透明的鋯石經過細心琢磨后,是鉆石的良好代用品。鋯石的折光率近于2,色散也與鉆石相近。因此從外觀上看,鋯石也會閃爍著彩色光芒,與鉆石很相像。在各種人造鉆石出現之前,鋯石是最佳的鉆石代用品。目前,鋯石已成為中低檔寶石的佼佼者,但鋯石相比于鉆石,價格更低廉,消費者有必要了解鋯石與鉆石的區別。鋯石主要鑒定特征有高折射率、強光澤、高雙折射率、高密度、高色散和典型的光譜特征等,鋯石的鑒別工具有鑷子,小鏟子,臺燈,卡尺和A4紙。怎樣區分鋯石和鉆石鉆石是已知最硬的物質,只有鉆石才能刻劃鉆石,其摩氏硬度是10;鋯石的摩氏硬度是8;剛玉(紅、藍寶石)是9;因此,鉆石可以刻劃剛玉;鋯石不可刻劃剛玉,剛玉不可刻劃鉆石;剛玉可以刻劃鋯石。鋯石具有很強的雙折射,即它有兩個折光率,并且兩個折光率之間的差別較大。由此而產生了一種很特殊的光學現象,當用放大鏡觀察琢磨好的鋯石成品時,由其頂面可以看出底部的面和棱線有明顯的雙影。鉆石因為是"均質體",絕不會有雙影現象,由此可以區別鋯石與真鉆石。鋯石的比重為4.69,而鉆石的比重只是3.52,即鋯石是鉆石的1.33倍。也就是說同樣體積的2個寶石,重的是鋯石,輕的是鉆石。不過比重不便觀察,只有用儀器測定后才能知道。怎樣快速分辨鋯石和鉆石?透明度測試:如果在紙上畫一條線,將"鉆石"放置在紙上,如果透過"鉆石"可以看到那條線的話,它就不是鉆石,因為鉆石會將100%的光反射,應該看不清任何東西。濕度測試:向礦石哈氣,哈氣擴散得非常快。鉆石的表面非常光滑,它留不住水和冷凝液體。瑕疵測試: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礦石,如果可以觀察到礦石內部有一些小的瑕疵,那么這就是一顆真的鉆石。除非這是一塊非常極盡完美的鉆石(幾乎不可能)。假的鉆石總是非常純非常清澈的。紫外線測試:如果有一臺比較高端的器材,可以通過紫外線來觀察,如果它可以變色,它就是真的鉆石,因為真正的鉆石是對紫外線有反應的。3鋯石和水晶的區別鋯石是寶石里的一種,因為產在國外所以更是珍貴,但是還有一種與它類似的寶石水晶,也是奇寶之一,兩者也是比較容易混淆的,為了能讓大家請楚的區別鋯石玉水晶之間的區別,所以下面我們就來細說她們之間的特征。鋯石是一種性質特殊的寶石。公元六世紀,鋯石逐漸流行開來,當時意大利藝術家在首飾設計中使用了這種寶石。中世紀時期,人們相信鋯石蘊含著治療的力量,能保護佩戴者免受病痛之苦。水晶是狹義寶石中的一類,是一種很古老的寶石。其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這是石英族礦物中透明如水的結晶體(雖結晶而不透明者,只能稱石英晶體)。若因含有雜質而形成紫色、茶色或黑色時,則分別稱其為紫晶、茶晶和墨晶;內部含有針狀或纖維狀礦物包裹體的特殊品種叫"發晶"。水晶晶面呈玻璃光澤,其貝殼狀斷口則油脂光澤;硬度為7,比重2.66,并具有壓申性和光學性質。水晶用途很廣,在珠寶中主要用作手鏈和項鏈珠,也做一些小掛件和擺件,水晶主要產于巴西、烏拉圭,中國主要產地是海南省的羊角嶺和江蘇省的東海。天然水晶清澈透明,常含星點狀、云霧狀或絮狀展布的氣液包體,并常可見到微裂紋。人工合成水晶毫無裂紋,卻常有小氣泡。此外,用手掂量可感到合成水晶比重大于天然水晶。和玻璃比,水晶色白而多明亮耀眼,玻璃白中微泛青色、黃色且感明亮不足。4鋯石的品種劃分在商業中鋯石常根據顏色劃分品種。常見的品種如下。(1)無色鋯石:是寶石級鋯石中最常見的一種,因為它外觀相似鉆石,過去常用來仿冒鉆石;(2)藍色鋯石:天然藍色鋯石很少,大多藍色鋯石是用其他顏色的鋯石加熱以后得到的,它具明顯的多色性,呈現藍色一綠色,最優者的是天藍色;(3)紅色鋯石:它與紅寶石有些相似,有時呈橙紅色、棕色及紅色;(4)黃色鋯石:呈鮮黃、淺黃、金黃和黃綠等色調;(5)綠色鋯石:一般為低型鋯石,主要呈綠、黃綠、褐綠等不同色調;(6)棕色鋯石:這是鋯石中最常見的品種,呈褐、茶、煙葉和黃棕等色。5鋯石飾品鋯石的成分中含有放射性無素鈾(U)和釷(Th)。但含量很低,遠低于安全系數。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佩戴鋯石裝飾品。鋯石是一種性質特殊的寶石。它有較高的折光率和較強的色散,無色或淡藍色的品種加工后,象鉆石一樣有較強的出火現象。由于它在外觀上與鉆石很相似,因而被譽為可與鉆石媲美的寶石。早在古希臘時,這種美麗的寶石就已被人們所鐘情。相傳,猶太主教胸前佩戴的十二種寶石中就有鋯石,稱為"夏信斯"。據說,鋯石的別名"風信子石",就是由"夏信斯"轉言而來,流行于今天的日本,我國的香港及內地。鋯石一名源于阿拉伯語的朱之意和金色之意,而古印度曾稱鋯石為"月食石"。這也說明這種寶石的顏色常見于紅色、金黃色、無色。同時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鋯石在古時的阿拉伯、波斯和印度地區就十分受歡迎。大家知道,許多東西經過熱處理就可以變性,鋯石也是如此。如果對低型的鋯石加熱到一定程度時,其就會變成無色透明晶體。比如:斯里蘭卡的鋯石多為綠色低型的,經過熱處理后,顏色明顯變淡,成為高型的鋯石寶石。中國海南省產的紅色、棕色鋯石,經過熱處理,可以變成無色的。寶石界把鋯石、綠松石、青金石同列為十二月生辰石,象征勝利,好運,是成功的保證。鋯石中國有部分紅色或棕紅色的鋯石,不經改色處理,也可直接研磨成美麗的寶石。但應該注意,中國紅低型鋯石也是二色性較強的寶石。如果從紅鋯石某一方向上看是紅色,而從另一方向看,又是淡色或接近無色。所以,加工時,必須按一定方向研磨,讓紅色出現在磨型正面。6鋯石工業用途鋯石極耐高溫,其熔點達2750。并耐酸腐蝕。世界上有80%的鋯石直接用于鑄造工業、陶瓷、玻璃工業以及制造耐火材料。少量的鋯石用于鐵合金、醫藥、油漆、制革、磨料、化工及核工業。極少量的鋯石用于冶煉金屬鋯。含ZrO265~66%的鋯英石砂因其耐熔性(熔點2500℃以上)而直接用作鑄造廠鐵金屬的鑄型材料。鋯英石砂具有較低的熱膨脹性、較高的導熱性,而且較其他普通耐熔材料有較強的化學穩定性,因此優質鋯英石和其他各種粘合劑一起有良好的粘結性而用于鑄造業。鋯英石砂也用作玻璃窯的磚塊。而鋯英石砂和鋯英石粉與其他耐熔材料混合還有其他用途。鋯石鋯英石和白云石一起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二氧化鋯或鋯氧(ZrO2)。鋯氧也是一種優質耐熔材料,雖然其晶形隨溫度而變。穩定的鋯氧還含有少量的鎂、鈣、鈧或釔的氧化物,穩定的鋯氧熔點接近2700,它抗熱震,在一些冶金應用中比鋯英石反應差。穩定的鋯氧導熱性低,在工業鋯氧中,二氧化鉿作耐熔物使用是無害的。金屬形式存在的鋯,主要用于化學工業和核反應堆工業,以及用于要求耐蝕、耐高溫、特殊熔合性能或吸收特殊中子的其他工業,在美國,鋯總消耗量中約有8%用于這些工業,而鉿金屬的唯一有意義的應用是用在軍艦的核反應堆。鋯金屬用多段提煉法獲得。最初鋯英石在電爐中和焦炭反應產生碳氫化鋯,然后氯化生成四氯化鋯。鎂還原四氯化鋯法(Thekrollprocess)包括四氯化物的還原,它把鎂金屬放在一種惰性的氣體中,用來獲得海綿狀鋯金屬。可以用碘化物熱離解法精煉高純度鋯金屬,在這一過程中,依靠金屬和碘蒸氣在200℃的溫度下發生反應,并將易揮發的碘送往連接器中,使鋯成為易揮發碘的形態,從而與大多數雜質分離。大約在1300℃的溫度下,碘化物在加熱的燈絲上被分離。燈絲上附著高純度的鋯。釋放出來的碘從燈絲中轉移,這種產物稱為鋯晶棒。7鋯石優化處理熱處理可以改變鋯石的顏色,也可以改變鋯石的類型。1.改變顏色不同產地的鋯石經熱處理會出現不同的顏色。1)在還原的條件下進行熱處理可產生藍色或無色的鋯石。其中最重要的是越南紅褐色的鋯石原料,經熱處理后產生無色、藍色、金黃色,這是寶石首飾中最常見的品種。熱處理步驟如下:首先樣品放在封閉的坩堝里(一般放1kg),放進爐子中,在減壓還原的條件下進行加熱900~1000°C,約可使30%的樣品達到寶石級。剩下70%顏色差但凈度好的藍色鋯石,再經進一步加熱可產生無色的鋯石。這一步熱處的目的是去除鋯石中的褐色色調,以產生無色的鋯石,同時產生白霧狀效果。2)在氧化條件下進行熱處理,溫度達到900°C時可產生金黃色和無色的鋯石,有些樣品可呈紅色。上述熱處理兩個步驟下來仍未達到寶石級顏色的樣品也可以在這種氧化條件下熱處理成無色或金黃色的鋯石。經熱處理可得到無色、藍色、黃色及橙紅色鋯石。鋯石熱處理優化過程因未添加其他任何物質,故在珠寶鑒定上仍將其認定為天然寶石。另有一種把鋯石和硝酸,鈷鉀鐵鹽放在一起放入坩堝中燒6-8小時的處理方法(此種方法一般比較少見),在這種處理方法下產生的鋯石在極端高溫高壓條件下可以再度轉變顏色。如藍色鋯石在極端高溫高壓下可以轉變為金黃色或亮紅色,這種部分轉變顏色的鋯石有時放在有木炭的坩堝里,再度加熱至800~900°C,又可完全轉為藍色。此現象與因產地不同而導致的鋯石中雜質成分的差異有密切關系。2.改變類型加熱至1450°C,持續長時間的熱處理可引起硅和鋯石重結晶,將低型的鋯石轉向高型的鋯石。經這種處理,低、中、高型的鋯石都能提高密度(可達4.7g/cm3),具有較高的折射率和清楚的吸收線,同時還可以提高透明度和明亮程度。熱處理引起的重結晶還可產生纖維狀微晶,形成貓眼。經熱處理的鋯石表面或棱角處更加飽滿,光澤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8鋯石國內產地及發展現狀鋯石在國內主要的產地為廣西梧州,梧州的人工鋯石產業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經過20多年的發展,至2006年交易人工鋯石數量已達80億粒,人工鋯石顆粒的年產量已達120億粒左右,加工人工鋯石的品種以合成立方氧化鋯為主,其數量占國內合成立方氧化鋯市場總量的80%以上,世界合成立方氧化鋯市場總量的40%以上,可以說梧州人工鋯石從星星之火發展到已遍及世界各地,梧州市也因此被冠以"人工寶石之都"的美譽。廣西梧州富盛鋯石生產的人工鋯石主要是合成立方氧化鋯,是將摻以穩定劑的氧化鋯粉經熔化再緩慢結晶而形成的合成立方氧化鋯晶體,通過對它的切割、打磨、加工形成各式各樣的人工鋯石成品,用于珠寶首飾、工藝品以及鐘表、服飾等鑲嵌的人工鋯石系列產品。梧州的人工鋯石產業,由原來的來料加工形式發展到人工鋯石材料、機械設備、打磨生產以及出口一條龍的生產銷售鏈,目前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人工鋯石加工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已經成為各地人工鋯石投資商的熱土。在梧州及周邊地區從事人工鋯石產業的人員超過十萬人之多,在這里投資的、經營人工鋯石的除了廣東、福建等內地商家之外,還聚集廣港、澳、臺地區及意大利、俄羅斯、泰國、印度等地的商人。為了擴大梧州人工鋯石的對外影響,樹立梧州人工鋯石的品牌,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梧州市在梧州鋯石城成功地舉辦了四屆梧州國際寶石節,這些都進一步確立了梧州"人工寶石之都"的城市品牌,同時也使梧州的人工寶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梧州人工寶石業再上一個臺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古老鋯石在西澳大利亞一個牧羊場的石頭中提取的微型鋯石晶體已經經歷了44億年的歲月,是地殼最古老的部分之一。鋯石----形狀主要形狀:圓形、蛋形、梨形、心形、馬眼形、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星形、梅花形、田字形、葉形、斧頭形、元寶形、立體水滴、五角星形。適用的范圍極為廣泛的,包括通信零配件和首飾五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