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法國珠寶藝術的標志象征,CHAUMET在誕生之時就顯示出與眾不同。創始于1780年、歷經十三代傳承的這一珠寶藝術世家,不但“加冕”了拿破侖與約瑟芬的傳奇情感盟約,更在兩個多世紀以來受到無數王室貴族、精英主顧的青睞。因此每一件CHAUMET珠寶藝術作品的背后,都承載著世家大族的記憶與動人心弦的故事。
“藏頭詩”手鏈 弗朗索瓦-勒尼奧·尼鐸(1779-1853年)約1806年
作為記載著法國文化榮耀的國寶級品牌,CHAUMET尚美巴黎的誕生便是緣于拿破侖帝國興起。創始人馬利-艾虔·尼鐸是始終伴隨拿破侖左右的御用珠寶匠,隨著皇帝的青睞而嶄露頭角,并逐漸揚名整個歐洲。因此,CHAUMET創制的諸多珍寶都與一代梟雄拿破侖一世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結。這對“藏頭詩”手鏈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拿破侖贈予第一任皇后約瑟芬的禮物。
拿破侖贈送的這對手鏈,每一顆寶石材質的首字母組成了約瑟芬的兩個孩子——Eugène和Hortense的名字。可見拿破侖對約瑟芬多么愛屋及烏,因為兩個孩子是約瑟芬與逝世的前任丈夫所生。
第一個手鏈,鑲有六顆寶石和147顆鉆石組成的花朵狀鏈接,六顆寶石按照排列依次為祖母綠emerald, 單折射寶石uniaxial crystal, 石榴石garnet, 祖母綠emerald, 瑪瑙nicolo, 祖母綠emerald。每個寶石名稱的首字母拼在一起,便組合成了約瑟芬的兒子Eugène的名字。這就是手鏈起名為“藏頭詩”的緣故。第二支手鏈與第一支類似,八塊寶石的首字母,組成了約瑟芬的女兒Hortense的名字。
手鐲對表 尼鐸和菲爾斯 1811年
1811年,尼鐸為約瑟芬皇后的兒子意大利總督歐仁·德·博阿爾內王子(Eugene de Beauharnais) 打造了一對手鐲腕表,作為其贈予妻子奧古斯塔 (Princess Augusta of Bavaria) 的禮物。
這對由CHAUMET創制的手鐲對表,是兩人鶼鰈情深的見證。這是世界歷史上首次將珠寶與腕表結合在一起的創想之作,是珠寶大師CHAUMET賦予珠寶以時間功能性的偉大嘗試,開創了全球珠寶表歷史的先河。它第一次將珠寶與腕表結合在一起,兩只腕表分別顯示時間和日期,精妙無比。
歐仁妮皇后的“三葉草”胸針 于勒-讓-弗朗索瓦·弗森(1808-1869)1852年
作為歐仁妮皇后與拿破侖三世戀情萌芽的見證,1852年平安夜從CHAUMET第三代傳人弗森處購得的三葉草胸針,被視作二人的訂婚信物。歐仁妮對此愛不釋手,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會佩戴在胸前。杜布夫創作于1853年的肖像畫中,歐仁妮就佩戴著這款首飾。與CHAUMET制作的其他皇家珠寶相比,這是一件樸實無華的禮物,但在歐仁妮皇后眼中,它卻代表著瞬間的感動和愛意初萌的美妙。
貝斯博勒冠冕 馬塞爾·尚美(1886-1964)1931年
1931 年3 月10 日貝斯伯勒伯爵在被任命為加拿大總督之際,為妻子羅貝爾特·德·內夫麗茲訂購了這頂冠冕。冠冕圍繞中央12克拉的馬眼形切割鉆石而設計。鉆石成為弧形的焦點,表現出裝飾藝術風格的經典簡約線條。在此十年前,伯爵夫人收到的結婚禮物也是由CHAUMET精心打造。
佩恩·惠特妮夫人的“羽翼”冠冕 約瑟夫·尚美(Joseph Chaumet)1910年
這對“羽翼”冠冕是美好年代的一種極為大膽的主題,鑲嵌了566 顆鉆石及708 顆玫瑰式切割鉆石,須加上框架作為冠冕佩戴。它們的主人是佩恩·惠特尼夫人(Mrs Payne Whitney),原名葛楚徳·萬徳比特(Gertrude Vanderbilt)。她熱愛珠寶,大力支持文化藝術,曾師從羅丹,是Vogue雜志以及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創始人。她是CHAUMET在“美好時代”美國富豪顧客的代表,也是美國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CHAUMET的歷史不僅僅是一段珠寶發展的歷史,更是一段十八世紀以來藝術風潮演變的歷史:古典主義、自然主義、浪漫主義、裝飾藝術、簡約主義、超現實主義……也正是CHAUMET,真正將冠冕制作工藝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
CHAUMET因加冕華麗誕生,卻在近兩個半世紀里任由風云變幻而初心不改,始終低調內斂、專注創作,與眾不同而歷久彌新,秉承和延續了品牌的貴族氣質和精神。褪去神圣的皇室鉛華,憑借極富內涵的巴黎格調與飽含情感的獨特設計,CHAUMET在今天依舊被全球王室名流、藝術精英與明星眷侶們視為卓越品位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