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呈現出天藍色、藍色到深藍色的透明鉆石,其中以深藍色為最佳。藍色鉆石與所有其他顏色的鉆石不同,在形成過程中含有“硼”微量元素,且具有導電的性能。藍鉆的藍中常會帶灰色或黑色,若晶體中含有氮的雜質,藍鉆常常會呈現藍綠或藍帶綠等色。
大海一樣深沉而又湛藍的藍鉆石也是價值不菲,它的稀有度僅次于紅鉆石。如今藍鉆石幾乎只在南非和澳大利亞有出產。
藍色鉆石和藍色寶石的區別
.jpg)
藍鉆石與藍寶石不同,后者價格是前者1/30,藍寶石為深藍色,藍鉆石為淡藍色。與藍寶石相似的藍色天然寶石有藍色尖晶石英鐘、藍色電氣石、坦桑尼亞石(黝簾石)、藍鋯石(改色)、藍錐礦、藍晶石、堇青石。相似的人造寶石有合成藍寶石、合成尖晶石和玻璃。
藍寶石具有與眾不同的獨特識別特征:顏色不均,可見平行排列的平直色帶;含絹絲狀包裹體、彌漫狀液態包體及荷葉狀包體:強二色性。與之相似的天色藍寶石區別如下:
尖晶石。藍色尖晶石顏色均一,微帶灰的色調。均質體,沒有二色性。晶本中有較多氣液包體和八面體小尖晶石包體群。
藍色電氣石。多呈帶綠的藍色,有較多的裂紋和空管狀氣液包裹體。雙折射率大,在底刻面的棱面處可見雙影。二色性極明顯。
藍錐礦。世界唯一產地是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產量不大,粒度較小。藍錐礦呈藍到紫色。折光率及密度均與藍寶石相近,亦具強二色性。但它雙折射率大(0.04),色散強(0.044)。故以強色散的鮮艷外觀及雙折射率雙影和在短波紫外光中有亮藍色熒光可以與藍寶石區別。
藍鋯石。經過加勢處理的鋯石呈鮮艷的藍色,用它強的色散(0.039),高的雙折射率(0.04-0.06)和密集排列的吸收光譜可以與藍寶石區別。
坦桑石(黝簾石)。是近年在坦桑尼亞發現的寶石級黝簾石,簡稱坦桑石。它是當前世界受歡迎的寶石品種之一。黝簾石呈紅褐色、深紫色,透明、塊體大,經過加熱處理變成象藍寶石一樣的靛藍色。顏色不均,有明顯的三色性:深藍、紫紅、黃綠色。密度3.35g/平方厘米,硬度6.5-7,均較藍寶石低可以與之區別。黝簾石的藍色是含0.02-2%的釩致色,故在吸收譜中沒有鐵的吸收線。
“永恒的心”(the Heart of Eternity)重27.64克拉,發現于南非的普雷米爾礦區,是難得一見的極品藍鉆,與藍鉆家族最有名的厄運之鉆“希望”成因一樣,都是由于鉆石的晶體結構中含有硼原子。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