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涂亞卓、通訊員周傳燕)昨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珠寶學術年會在漢召開。會上,一個提議備受關注:武漢,有望成為繼深圳、北京、云南之后,我國第四大珠寶集散地。2009年,我國珠寶首飾的消費額較上年同期增長20%,預計今年,珠寶首飾年銷售額將超過2000億元。而國內珠寶行業發展很不平衡,產業市場呈現深圳、北京和云南“三足鼎立”局面,中部發展滯后。省政協委員、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長安認為,這是武漢珠寶城發展的機遇。他分析,武漢地區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擁有開展珠寶首飾研發、加工、鑒定等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各方面優勢明顯。
目前,武漢市已將“珠寶大道”建設納入重點項目,擬對洪山區魯磨路南至光谷廣場、北至南望山2公里地段實施整體規劃,依托中國地質大學將其打造成集珠寶首飾、奇石古玩銷售,以及珠寶研發、設計、鑒定和觀賞為一體的珠寶大道,使之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珠寶集散地。
李長安建議,珠寶城需要“三個中心、兩個園地和一個基地”:珠寶首飾研發中心、檢測中心、交易中心;珠寶產業園、文化園及珠寶鑒定教育培訓基地。據預測,武漢珠寶城年成交額可達50億元以上。
目前,武漢市已將“珠寶大道”建設納入重點項目,擬對洪山區魯磨路南至光谷廣場、北至南望山2公里地段實施整體規劃,依托中國地質大學將其打造成集珠寶首飾、奇石古玩銷售,以及珠寶研發、設計、鑒定和觀賞為一體的珠寶大道,使之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珠寶集散地。
李長安建議,珠寶城需要“三個中心、兩個園地和一個基地”:珠寶首飾研發中心、檢測中心、交易中心;珠寶產業園、文化園及珠寶鑒定教育培訓基地。據預測,武漢珠寶城年成交額可達50億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