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高通脹壓力背景下,央行幾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對房地產打壓政策也一直沒有間斷過。于是,金銀珠寶成為時下的游資和炒家們的香饃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金銀珠寶銷售額同比增長4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8.7個百分點。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長期來看,由于受國內外經濟、政治,通貨膨脹預期以及保值增值需要等因素影響,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原材料價格呈上漲的趨勢,這也導致了金價上漲的主要因素。
投資渠道匱乏
金銀珠寶大受追捧
在商品房限購政策的打壓下,房地產市場昔日的風光也不再,市場上掀起了對黃金和珠寶的投資熱情。
據記者走訪的北京幾大珠寶商城發現,從去年到顯現,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都出現了50%的走訪,而以翡翠為代表的玉石珠寶的漲幅則更高。一位翡翠售貨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翡翠作為稀有資源,近幾年收藏的人多了,因此價格漲幅巨大。從去年至今,一般的翡翠漲幅都有10倍的增長,而一些質地高昂的翡翠很漲幅在十幾倍。
該售貨員還告訴記者,翡翠中帶有紫色的最值錢。他拿出一款帶有紫色的翡翠玉鐲,目前的售價為12萬元,而去年的價格則僅有8000元。漲幅多達15倍。
另外,在珠寶玉器專場中,玉質好、雕工好等作品今年的價格也出現大幅的飆升。該售貨員告訴記者,市場對于對于處于名家雕刻加上質地好,雕工好的玉作品有的拍賣價達到千萬元。
高達萬元、千萬元的珠寶對于普通的百姓而言,他們能消費的起嗎?
接受記者采訪珠寶商告訴記者,翡翠價格的飆升,已經成為奢侈品,一般的人舍不得買,只有那些有錢的,或者收藏的人才購買,但是也不排除游資炒作。
  品牌中國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網巢品牌顧問機構高級顧問穆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投資渠道匱乏,而隨著房地產投資的門檻不斷拔高,使得一些閑散資金流入金銀珠寶類商品。雖然可以保值,但由于變現得走拍賣或典當渠道,使得投資也有一定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