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市后募集到的資金,至少一部分要放在珠寶的工藝文化挖掘和工藝技術傳承上。簡單的融資,擴大產能、銷售渠道,是惡性循環的道路,非常可怕。
周大福、周生生、明牌珠寶、老鳳祥等多家珠寶企業上市之路似乎并不平坦。去年12月上市的“珠寶大王”周大福,開盤當天便跌破發行價,并屢屢遭遇“滑鐵盧”,市值比原先估值縮水近一半。之前登陸中小板的珠寶行業龍頭企業明牌珠寶,雖然一度沖高,但隨后也馬上發生了逆轉,從36.61元一路下滑到二十幾元。為何黃金珠寶企業上市之路路途多舛,其出路在哪里?
上市是明智之舉
為何珠寶企業上市表現平平?義烏中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樓旭紅告訴《浙商》記者,主要原因是投資人對其成長性并不十分看好。比如周大福的經營思路是走直營店的道路,成本比較高。而珠寶行業,尤其是黃金珠寶對企業資本的要求非常高,這對業務的發展有一定制約性。
“目前,國內的黃金珠寶企業利潤并不高,因為黃金的附加值不是很高。”樓旭紅坦言,黃金是個特殊的行業,分為資源型企業和流通型企業。賺錢的是上游的黃金資源型企業,這類企業上市就會被看好。相對的,黃金流通型企業利潤就很低,整合產業鏈的可能性也不大。在沒有定價權的狀況下,企業的利潤受店鋪租金、人工工資等因素限制。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形勢下,黃金的剛性需求量不大。支撐行業發展的是黃金的抗風險和保值特征。
珠寶行業的發展受資本的制約。因此,樓旭紅認為,在這種低利潤的狀態下,黃金珠寶企業走上市之路是正確的,企業要發展就要募集更多的資金。
除了傳統珠寶企業外,還有不少珠寶網銷商也在躍躍欲試。去年上半年國內鉆石網銷品牌鉆石小鳥和BLOVES鉆戒網分別獲得5000萬美元及1億元的風險投資。另一珠寶品牌珂蘭鉆石也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它們也都顯露出奔赴IPO的決心。
資金要流向傳統手工藝技術
既然珠寶行業勢必走上上市之路,為何這條路走得磕磕絆絆?樓旭紅一針見血地說道:“關鍵問題出在了珠寶企業上市之后的資本流向上。”
借助資本市場融資,企業將獲得產業規模擴大和市場份額提高的雙重收益。很多企業對上市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圈錢”融資上,卻不懂得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資金。
國內珠寶企業不斷增加,珠寶品牌集中度太低,生產與消費還是無法與國際著名珠寶品牌抗衡。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珠寶企業非常少,多呈現地域性的特點。比如周大福,在北方的影響力不是很大,有地域的限制性,其銷售模式和市場定位還有待創新。
樓旭紅認為,企業上市后募集到的資金,至少一部分要放在珠寶的工藝文化挖掘和工藝技術的傳承上。簡單的融資,擴大產能、銷售渠道,是惡性循環的道路,非常可怕。
“為什么卡地亞的飾品要賣這么貴?其工藝技術和文化的投入是很多珠寶品牌無法比擬的,所以它有品牌影響力。”樓旭紅又舉例,義烏東陽手工木雕產品也是非常貴的,但很多木雕已經被電腦雕刻所替代,純手工作品已經很少見。手工技藝和傳統文化的流失是珠寶行業的關鍵問題所在。如果黃金能回歸到手工技藝的年代,深刻挖掘手工文化,這將是我國珠寶行業的春天。
“現在有個別的優秀企業家已經意識到手工技藝的流失,多做精品,少做大眾商品。”樓旭紅認為,3年后,我國的珠寶行業會加速發展,去海外并購國際珠寶企業也并非不可能。“雖然現在海外收購很難,但我們堅持要走這樣的路,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藝、品牌經營理念,總會有第一個成功的案例。”
另外,樓旭紅覺得珠寶企業可將低碳、環保的理念融入到珠寶行業中,比如用低碳環保的制作過程,來提升產品的影響力。
黃金理財產品發展大好
2010年,在一個由民間收藏人士組織的沙龍活動上,有藏家帶來了自己收藏的世博題材金銀紀念章幣,以2萬元買入一件世博題材的純金藝術品,如今已有人出價5萬元在市場上求購。
中國黃金自由交易買賣是從2003年才開始的,以往因為管制的原因,老百姓對黃金的認識并不多。而現在,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如果需要什么投資品來規避風險,黃金理財產品是很好的選擇。所以黃金理財產品市場會越來越大。
樓旭紅表示,近年來,金條、銀條、黃金禮品、紀念品等黃金理財產品的市場銷售額在不斷上升,銀行的黃金理財產品也在增加,這是行業的一個增長點。
珂蘭鉆石專門為電影《黃金大劫案》量身定制了含金量99.9%的5克黃金,該黃金產品兼具紀念和投資功能。龍年伊始,中國人民銀行就公開了龍年紀念幣發行規則:該套紀念幣共15枚,其中金幣8枚,銀幣7枚;1/10盎司本色金幣的發行量從8萬枚擴容到12萬枚,1/10彩色金幣的發行量從8萬枚擴容到12萬枚,二輪扇金規格從1/2盎司縮小至1/3盎司,5盎司圓形彩金幣的發行量則從1800枚擴容至3000枚。多數產品的發行量擴容幅度達到了33%。
“種種跡象表明,實物黃金產品仍是消費者投資的首選。”樓旭紅透露,目前中金投資也在研發一款“致富金”,針對中低端消費者。現在“致富金”已經在試銷階段。這款“致富金”的門檻更低,價格更優惠。比如一般黃金20g起賣,“致富金”1g也能賣。傳統的“致富金”是408元/g左右,中金投資推出的“致富金”價格僅388元/g。
樓旭紅透露,中金投資未來還將開發養老計劃的黃金理財產品,這或許是黃金珠寶業的另一個春天。
周大福、周生生、明牌珠寶、老鳳祥等多家珠寶企業上市之路似乎并不平坦。去年12月上市的“珠寶大王”周大福,開盤當天便跌破發行價,并屢屢遭遇“滑鐵盧”,市值比原先估值縮水近一半。之前登陸中小板的珠寶行業龍頭企業明牌珠寶,雖然一度沖高,但隨后也馬上發生了逆轉,從36.61元一路下滑到二十幾元。為何黃金珠寶企業上市之路路途多舛,其出路在哪里?
上市是明智之舉
為何珠寶企業上市表現平平?義烏中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樓旭紅告訴《浙商》記者,主要原因是投資人對其成長性并不十分看好。比如周大福的經營思路是走直營店的道路,成本比較高。而珠寶行業,尤其是黃金珠寶對企業資本的要求非常高,這對業務的發展有一定制約性。
“目前,國內的黃金珠寶企業利潤并不高,因為黃金的附加值不是很高。”樓旭紅坦言,黃金是個特殊的行業,分為資源型企業和流通型企業。賺錢的是上游的黃金資源型企業,這類企業上市就會被看好。相對的,黃金流通型企業利潤就很低,整合產業鏈的可能性也不大。在沒有定價權的狀況下,企業的利潤受店鋪租金、人工工資等因素限制。在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的形勢下,黃金的剛性需求量不大。支撐行業發展的是黃金的抗風險和保值特征。
珠寶行業的發展受資本的制約。因此,樓旭紅認為,在這種低利潤的狀態下,黃金珠寶企業走上市之路是正確的,企業要發展就要募集更多的資金。
除了傳統珠寶企業外,還有不少珠寶網銷商也在躍躍欲試。去年上半年國內鉆石網銷品牌鉆石小鳥和BLOVES鉆戒網分別獲得5000萬美元及1億元的風險投資。另一珠寶品牌珂蘭鉆石也完成了數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它們也都顯露出奔赴IPO的決心。
資金要流向傳統手工藝技術
既然珠寶行業勢必走上上市之路,為何這條路走得磕磕絆絆?樓旭紅一針見血地說道:“關鍵問題出在了珠寶企業上市之后的資本流向上。”
借助資本市場融資,企業將獲得產業規模擴大和市場份額提高的雙重收益。很多企業對上市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圈錢”融資上,卻不懂得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資金。
國內珠寶企業不斷增加,珠寶品牌集中度太低,生產與消費還是無法與國際著名珠寶品牌抗衡。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珠寶企業非常少,多呈現地域性的特點。比如周大福,在北方的影響力不是很大,有地域的限制性,其銷售模式和市場定位還有待創新。
樓旭紅認為,企業上市后募集到的資金,至少一部分要放在珠寶的工藝文化挖掘和工藝技術的傳承上。簡單的融資,擴大產能、銷售渠道,是惡性循環的道路,非常可怕。
“為什么卡地亞的飾品要賣這么貴?其工藝技術和文化的投入是很多珠寶品牌無法比擬的,所以它有品牌影響力。”樓旭紅又舉例,義烏東陽手工木雕產品也是非常貴的,但很多木雕已經被電腦雕刻所替代,純手工作品已經很少見。手工技藝和傳統文化的流失是珠寶行業的關鍵問題所在。如果黃金能回歸到手工技藝的年代,深刻挖掘手工文化,這將是我國珠寶行業的春天。
“現在有個別的優秀企業家已經意識到手工技藝的流失,多做精品,少做大眾商品。”樓旭紅認為,3年后,我國的珠寶行業會加速發展,去海外并購國際珠寶企業也并非不可能。“雖然現在海外收購很難,但我們堅持要走這樣的路,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藝、品牌經營理念,總會有第一個成功的案例。”
另外,樓旭紅覺得珠寶企業可將低碳、環保的理念融入到珠寶行業中,比如用低碳環保的制作過程,來提升產品的影響力。
黃金理財產品發展大好
2010年,在一個由民間收藏人士組織的沙龍活動上,有藏家帶來了自己收藏的世博題材金銀紀念章幣,以2萬元買入一件世博題材的純金藝術品,如今已有人出價5萬元在市場上求購。
中國黃金自由交易買賣是從2003年才開始的,以往因為管制的原因,老百姓對黃金的認識并不多。而現在,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如果需要什么投資品來規避風險,黃金理財產品是很好的選擇。所以黃金理財產品市場會越來越大。
樓旭紅表示,近年來,金條、銀條、黃金禮品、紀念品等黃金理財產品的市場銷售額在不斷上升,銀行的黃金理財產品也在增加,這是行業的一個增長點。
珂蘭鉆石專門為電影《黃金大劫案》量身定制了含金量99.9%的5克黃金,該黃金產品兼具紀念和投資功能。龍年伊始,中國人民銀行就公開了龍年紀念幣發行規則:該套紀念幣共15枚,其中金幣8枚,銀幣7枚;1/10盎司本色金幣的發行量從8萬枚擴容到12萬枚,1/10彩色金幣的發行量從8萬枚擴容到12萬枚,二輪扇金規格從1/2盎司縮小至1/3盎司,5盎司圓形彩金幣的發行量則從1800枚擴容至3000枚。多數產品的發行量擴容幅度達到了33%。
“種種跡象表明,實物黃金產品仍是消費者投資的首選。”樓旭紅透露,目前中金投資也在研發一款“致富金”,針對中低端消費者。現在“致富金”已經在試銷階段。這款“致富金”的門檻更低,價格更優惠。比如一般黃金20g起賣,“致富金”1g也能賣。傳統的“致富金”是408元/g左右,中金投資推出的“致富金”價格僅388元/g。
樓旭紅透露,中金投資未來還將開發養老計劃的黃金理財產品,這或許是黃金珠寶業的另一個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