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商報記者 袁長喬
李安新,深圳本土獨立珠寶設計師,在大梅沙舉行的首屆深圳國際時尚設計節上,他和其他13名深圳本土設計師的作品一亮相,立即引起國內外珠寶設計界關注。首屆深圳國際時尚設計節自12月8日開幕以來,參觀的市民絡繹不絕,央視等媒體紛紛給予報道。今日,設計節將舉辦珠寶設計師論壇,深圳本土設計師與國內外設計大師展開面對面對話。
國際設計大師前來助陣
首屆深圳國際時尚設計節是今年“創意十二月”的重點活動,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創意文化中心及鹽田區委宣傳部(文體局)支持,內容包括開幕盛典、國際大師展、中國設計師展、時尚與藝術跨界展、高峰論壇、大師對話、閉幕派對等。設計節持續5天,12月8日至12日,展場設置在大梅沙游艇會。
國際著名空間設計大師John Chan(陳俊豪)擔任藝術總顧問,并在昨天的活動現場作了主題演講。國際大師展上,意大利國際珠寶設計大師Fabio Salini帶來了新作,其作品巧妙運用中國元素,讓人驚嘆不已。同時,張曼玉等明星御用珠寶設計師Dannis Chan、法國建筑設計大師fred,也展示了他們的設計作品。此外,曾辦過埃及古董展及安徒生世界巡展等項目的著名策展人泰特、“中國模特之父”張艦、星美國際集團行政總裁鄭吉嵩以及英國駐華文化教育領事博安格作為特邀嘉賓,將在珠寶設計師論壇上,與深圳本土設計師進行交流,探討不同國度、不同領域的文化交融和藝術發展潮流。
設計節也成了中外設計師展示的舞臺。在時尚創意展環節中,模特們展示了參展作品,除了國內外名師作品外,還有11位深圳本土珠寶設計師的作品。設計界人士稱,“他們的設計為中西文化的交融搭建了橋梁,推動深圳本土設計的全面發展,為世界了解深圳的設計與藝術的精髓打開了更豐富的窗口。”
本土設計師集中亮相
中國設計師展是本屆設計節的一大亮點,14位深圳本土獨立珠寶設計師“驚艷”亮相。李安新的珠寶作品將大自然同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設計出了馬蹄蓮、蜘蛛、蟬等形象。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中國設計師,應該表達出中國傳統文化底蘊下對美的理解。
深圳本土珠寶設計師的代表作,除了不少結合中國元素的奇妙創意外,還有將幾何圖案與視覺錯覺原理相結合,表現出多重空間拓展張力,極富時尚感的新銳設計。
中國設計師展也吸引了9位跨界設計師參展。來自福田區的露露成立了一個名為“雨天木宅主人工作室”,經營書畫,珠寶設計只是源于濃厚的興趣。這次她一口氣帶來了近30件作品。
作為本屆設計節的制作人和總策劃,蔣嬋告訴記者,中國70%珠寶在深圳加工,中國90%珠寶設計師在深圳,深圳珠寶設計師達2萬人之多。這次她發現了一些非常優秀的本土設計師,他們的作品有非常好的思想和內涵,接近國際大師的水準。
傳播珠寶文化的使者
深圳天風尚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嬋是本屆深圳國際時尚設計節的制作人、總策劃。談及策展本屆國際時尚設計節的由來,蔣嬋說,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市領導講話,希望企業積極參與“創意十二月”活動,內心非常激動,連續給市領導寫了兩封信,表達了希望組織設計節的愿望。“市領導非常重視,作出了批示。”蔣嬋說,首屆深圳國際時尚設計節的舉辦,得益于深圳市及鹽田區對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視。
蔣嬋說,深圳其實有很多優秀珠寶設計師,但缺乏一個展示的平臺。她認為,國際時尚設計節的舉辦,可為國內外設計師及珠寶企業搭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