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破
黑心珠寶商常用5伎倆
1、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今年8月15日,消費者參加旅游團到南京旅游,在秦淮區某玉石店購買了2件玉器,一件標價3000元,另一件標價2000元,共計人民幣5000元,附2張信譽卡。消費者回到廣州后,請權威鑒定機構對2件玉器進行檢測,得出的結果是:漂白充填翡翠。
2、標注不規范,虛標高價
一位南京的消費者在太平南路某商場購買了一條虎眼石手鏈,花費了1000元,經鑒定及比對后發現,同樣的手鏈僅售418元,中間差價高達近600元。
3、責任難定 問題難解
消費者8月23日在南京某商場購買千足金手鏈一條,回家后打開發現接頭處斷了。8月25日前往柜臺要求退貨,對方說只能維修或者以舊換新,而保修卡上寫明7日內出現質量問題可以退貨,但店家堅決不肯退貨。
南京市民在某金店購買了一條重8.88克的項鏈,當天下午就斷掉,第二天拿到該店要求換貨,對方就不同意,只肯以舊換新。
4、服務標準參差不齊
南京市民在某商廈購買裸鉆,是按照樣品一比一定做。但是,消費者將實物和樣品比對后發現,戒托縮小了,后商家同意幫其返廠重做。消費者表示是因為自己比較細心,比對后發現不一致,但如果不比對就被商家忽悠了。
5、售前承諾不能兌現
六合區市民購買耳環,商家承諾不滿意都可以換,現在市民想換,商家卻告知其他都可以,轉運珠不可以換,而據市民了解,其他店都可以全部更換,該商家卻不能兌現銷售時的承諾。市民5月13日在江寧區某珠寶品牌購買了一條千足金項鏈,當時店方表示如果長度嫌短可以來換,以更換時的整根項鏈金價差額為準,但是當市民來更換時,店方只把與當時重量相差的部分按當天的金價計算。
當心
不少珠寶有毒金屬超標 白色K金首飾是重災區
珠寶中的重金屬含量也成為了此次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珠寶行業的調查重點,檢測發現有一款戒指的鎳釋放量竟然超過了標準值的49.24倍。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一般來說,貴金屬首飾可能會含有鉛、汞、鎘、六價鉻、砷和鎳等多種有害元素。而根據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這些元素的含量都必須小于0.1%、鎳釋放量小于每星期0.5微克/平方厘米,無論是用貴金屬還是其合金做成的飾品,其所含元素均不得對人體健康有害。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調查中, 鎳成為檢測中超標最為嚴重的重金屬元素。阮宏宏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這是因為鎳是一種既便宜又能增加首飾亮度和硬度的金屬原料,常用在白色K金首飾中,因此添加這種物質也成為了一些首飾中必要的元素。如果想知道自己購買的首飾是否重金屬超標,可以去哪里檢測呢?阮宏宏表示,這種檢測都需要進行破壞性試驗,因此普通的消費者通常情況下實施的難度不小。他表示,其實也不必對重金屬元素含量過度恐慌,因為品牌生產商會對這些物質進行檢測,質檢部門也會抽檢。
“我們披露的問題,最終還是寄希望于珠寶企業能夠正確認識和改正。”南京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許明指出,黃金珠寶行業有其特殊性,品種多而復雜,而且,同一品種的每件飾品也不同,因此市場上出現的問題也很復雜。許明透露說,今后,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將定期篩選出比較集中的問題,通過各大媒體向社會發出消費警示或消費提醒。
黑心珠寶商常用5伎倆
1、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今年8月15日,消費者參加旅游團到南京旅游,在秦淮區某玉石店購買了2件玉器,一件標價3000元,另一件標價2000元,共計人民幣5000元,附2張信譽卡。消費者回到廣州后,請權威鑒定機構對2件玉器進行檢測,得出的結果是:漂白充填翡翠。
2、標注不規范,虛標高價
一位南京的消費者在太平南路某商場購買了一條虎眼石手鏈,花費了1000元,經鑒定及比對后發現,同樣的手鏈僅售418元,中間差價高達近600元。
3、責任難定 問題難解
消費者8月23日在南京某商場購買千足金手鏈一條,回家后打開發現接頭處斷了。8月25日前往柜臺要求退貨,對方說只能維修或者以舊換新,而保修卡上寫明7日內出現質量問題可以退貨,但店家堅決不肯退貨。
南京市民在某金店購買了一條重8.88克的項鏈,當天下午就斷掉,第二天拿到該店要求換貨,對方就不同意,只肯以舊換新。
4、服務標準參差不齊
南京市民在某商廈購買裸鉆,是按照樣品一比一定做。但是,消費者將實物和樣品比對后發現,戒托縮小了,后商家同意幫其返廠重做。消費者表示是因為自己比較細心,比對后發現不一致,但如果不比對就被商家忽悠了。
5、售前承諾不能兌現
六合區市民購買耳環,商家承諾不滿意都可以換,現在市民想換,商家卻告知其他都可以,轉運珠不可以換,而據市民了解,其他店都可以全部更換,該商家卻不能兌現銷售時的承諾。市民5月13日在江寧區某珠寶品牌購買了一條千足金項鏈,當時店方表示如果長度嫌短可以來換,以更換時的整根項鏈金價差額為準,但是當市民來更換時,店方只把與當時重量相差的部分按當天的金價計算。
當心
不少珠寶有毒金屬超標 白色K金首飾是重災區
珠寶中的重金屬含量也成為了此次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對珠寶行業的調查重點,檢測發現有一款戒指的鎳釋放量竟然超過了標準值的49.24倍。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一般來說,貴金屬首飾可能會含有鉛、汞、鎘、六價鉻、砷和鎳等多種有害元素。而根據國家強制性標準規定,這些元素的含量都必須小于0.1%、鎳釋放量小于每星期0.5微克/平方厘米,無論是用貴金屬還是其合金做成的飾品,其所含元素均不得對人體健康有害。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調查中, 鎳成為檢測中超標最為嚴重的重金屬元素。阮宏宏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這是因為鎳是一種既便宜又能增加首飾亮度和硬度的金屬原料,常用在白色K金首飾中,因此添加這種物質也成為了一些首飾中必要的元素。如果想知道自己購買的首飾是否重金屬超標,可以去哪里檢測呢?阮宏宏表示,這種檢測都需要進行破壞性試驗,因此普通的消費者通常情況下實施的難度不小。他表示,其實也不必對重金屬元素含量過度恐慌,因為品牌生產商會對這些物質進行檢測,質檢部門也會抽檢。
“我們披露的問題,最終還是寄希望于珠寶企業能夠正確認識和改正。”南京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許明指出,黃金珠寶行業有其特殊性,品種多而復雜,而且,同一品種的每件飾品也不同,因此市場上出現的問題也很復雜。許明透露說,今后,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將定期篩選出比較集中的問題,通過各大媒體向社會發出消費警示或消費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