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金價起伏不斷,不時出現市民搶購黃金的熱潮。買的人多了,發生的問題便多了。從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其今年受理有關黃金等貴重飾品的投訴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多。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一項統計也顯示,今年以來,黃金首飾的送檢數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四倍。
昨天,跟隨市消協、市工商局、市質監局的工作人員進行聯合行動,一同走訪調查了我市市區內的黃金市場,對其現狀進行了分析,向市民們做出消費提醒。
標識不清為投訴熱點 虛假宣傳普遍
市消協工作人員表示,由于消費者對金飾品的純度概念知之甚少,只能從發票和標簽上發現問題,因而“標識不清”所引發的消費糾紛已成為當前黃金首飾類投訴的熱點。
在八佰伴內,檢查人員發現,某珠寶首飾專柜只展示出了首飾的價格。市質檢中心輕工紡織品檢驗部部長楊東飛說:“這個就屬于標識不清,連品名和重量都沒有。”隨后,銷售人員現場進行了整改。
市消協工作人員表示,“足金”和“千足金”是商家常常偷換的概念。現在,有些商家還會惡炒不同概念的黃金,誤導消費者。比如,一些商家會標榜“24K金”、“9999金”、“萬足金”等。事實上, 100%的純金并不存在,而“24K金”的意思就是純金,屬于虛假宣傳;而“9999金”、“萬足金”是類似的意思,即標榜純度達到99.99%,不在國家命名標準之內,屬不規范標注。還有一些商家惡意炒作出諸如“沙金”、“鈀鉑金”、“鍛壓金”等黃金概念,也屬于不規范標注。
案例
不久前消費者楊先生拿著鑫六福珠寶的售貨憑證來到市消協反映,4月份,他在該店花400元購買了原價1100元的所謂“千足金鑲玉”,可是佩戴一個多月,玉上面鑲嵌的金墜子就脫落了。他找到商家后,商家拒絕退貨。
市消協工作人員看到,楊先生拿來的售貨憑證上的第六條赫然寫著:“如有消費爭議,商家及顧客應在市消費者協會所指定的《鎮江市黃鉑金飾品消費爭議解決辦法》框架內妥善解決。”事實上,這個規定根本不存在。
原價1100元,實際售價400元,能是“千足金”嗎?待到消費者出示實物,商家解釋后,消協工作人員弄明白了:按照商家的解釋,千足金僅僅鍍在該商品的表面,從工藝上講應屬鍍金。因此,商家應在發票和售貨憑證的商品名后注明“(鍍)”。
因此,市消協要求商家按相關規定原價退貨。最終,商家同意按原價退貨。市消協有關人士表示,其售貨憑證第六條的表述,將另案提請有關部門處理。同時,商家應立即終止虛假宣傳。
店家自定“店規” 售后服務常違約
眾所周知,在黃金首飾行業中,普遍存在“一經售出,不退不換”的行業“潛規則”。市消協調查發現,講品牌講信譽的商家,一般會幫顧客免費修復好飾品,某些不負責任的小商家,在消費者購買的首飾出現問題時,反而會將其作為賺取新利潤的“商機”。
據市消協投訴部工作人員介紹,在黃金等貴重飾品質量的投訴中,經常會出現售后服務違約推諉現象,消費者認為是質量問題,而經營者堅稱是使用問題,很難鑒定。不少商家借此要求消費者支付修理費。
由于國家沒有黃金等貴重飾品的專門的“三包”規定,不少金店、珠寶店大都有自己定的“店規”。一些商家并不將這些“店規”白紙黑字地出示給消費者,只是口頭承諾,這就給日后投訴的解決埋下隱患。
案例
去年8月,消費者黃先生在丹陽新民中路的某珠寶店購買了一條鉆石項鏈,今年5月16日,鑲嵌鉆石的卡子斷了。他找到商家,商家推諉責任并提出:要么給修理費,進行修理,但是以后可能還會發生斷裂;要么貼錢換新的。黃先生對此不能接受,遂投訴到丹陽市消委會。6月6日,經過調解,商家同意免費修理。
此前,消費者張女士等投訴鎮江市區一家黃金店,稱該店售貨時,曾承諾免費清洗,如今卻人去樓空。市消協工作人員向工商部門了解到,目前該店的營業執照已經注銷,所以,免費清洗的承諾成為泡影。
工作人員在投訴中還曾碰到這樣的情況:消費者在購買時擔心鉆石卡子太細會斷裂,當時商家承諾斷裂了可以“直接拿到店里免費維修”。可是不久后,不僅卡子斷裂,鉆石也落地后找不到了,商家此時就說是消費者“使用不當造成”,很難調解。
市民呼吁 盡快實施“三包”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受今年黃金價格大幅下調以及結婚旺季的共同作用,消費者購買量大增,投訴量也在增加。
據了解,在1995年出臺的國家“三包”商品名錄里,只規定了洗衣機等18種商品,并沒有黃金等貴重飾品。工商部門及消協處理投訴時,只能參照《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中的一些規定處理,這不僅給投訴的解決增加了難度,也讓不少商家有漏洞可鉆。
市消協律師團律師陳紅堅說,《消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黃金等貴重飾品雖沒有具體的“三包”規定,但可以參照《消法》、《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同時,商家的“店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一定要有書面的約定,如果沒有打印好的約定,一定要讓商家在發票上注明,這是日后維權的重要憑證。
據悉,浙江、天津等省市都出臺了地方性的關于黃金珠寶的“三包”規定。因而,消費者也呼吁我市的有關部門也盡快出臺相關規定。針對黃金首飾銷售領域內的亂象,市消協目前正在聯絡有關部門,下一步將聯手開展治理,同時,還將開展勸諭從業單位進行集體承諾的活動,促使黃金首飾從業單位進行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