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4東盟·寧波進口商品展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展會現場,緬甸、越南、老撾等各國翡翠玉石將展會照耀得“珠光寶氣”,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選購。位于2、3號館中廳的鑒定中心更是被市民團團圍住,受邀前來鑒寶的云南省珠寶協會副會長、珠寶鑒定師戴鑄明正在為市民免費鑒定寶石真偽。
“我覺得設這樣一個鑒定中心挺好的,平時很難找到一個懂珠寶玉石的朋友來陪我一起選購,現在購買前可以先聽聽專業人士的意見,心里就有底了。”市民王小姐說。家里藏有翡翠玉石的市民,在下周一之前都可以把寶貝帶到展會現場,讓鑒定師看看是不是“貨真價實”。
一個誤區
能在玻璃劃出劃痕的玉是真玉?
這個說法不靠譜
在現場,有市民發問:聽說玉可以通過劃玻璃的方式鑒定真偽,能把玻璃劃出劃痕的玉是真的玉,這個說法能相信嗎?
“這個說法不太靠譜,只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手段。”戴鑄明說,科學家用10種礦物來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軟的物體,從最軟的滑石到最硬的金剛石。玻璃的硬度大概在4,天然翡翠的硬度大概是7,所以說天然翡翠確實可以在玻璃上留下劃痕。但這并不能作為辨別玉石真假的依據。另外,玉的品種五花八門,有一些玉是屬于軟玉,硬度比玻璃還低,如果用這些玉去劃玻璃,那受到損傷的就是玉了。
一種建議
玉石肉眼真偽難辨
最可靠的還是看檢驗證書
如果是市民自己平時選購玉石翡翠,又怎么辨別真假呢?
“對于沒有專門學過玉石翡翠鑒定的普通市民來說,光憑肉眼是難以看出玉石真假的,最可靠的方法還是看玉石檢驗證書。”戴鑄明說,能出具正規的珠寶玉石質量檢驗證書,一定是國家認定的檢測機構。檢驗證書上一定要印有“CMA”(由實驗室計量認證合格)或“CAL”(具有仲裁檢驗資質)標識。
戴鑄明表示,玉石按照品質等級大致可以分為3類,天然翡翠稱為A貨,酸洗填充(注膠)翡翠稱為B貨,人工致色翡翠稱為C貨,還有一種就是酸洗填充+人工致色的翡翠。以上幾種只有A貨是正宗的玉石,能夠出具檢驗證書。消費者在選購時為了防止買到假貨,盡量選擇去正規的大型珠寶店,并向商家索要證書和發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