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本公司讓利消費者,原價398元的鉑金對戒,今天免費‘送’給各位乘客朋友!”昨日,記者在5路雙層公交車上目睹一場別開生面的首飾推銷過程,一名自稱“珠寶公司經理”的中年男子把車廂當成了首飾賣場,向乘客推銷,說是只要10元就能拿走限量的鉑金對戒。
但是,不要以為天上掉餡餅了,所謂的“鉑金戒指”根本不含金,是塑料的,市場價2元錢。
“經理”口若懸河賣力推銷
昨天上午11點30分,記者在菊花村站上了一輛5路雙層公交車,前往梁家河方向。公交車剛開動,一位掛著某珠寶公司胸牌的男子站在上層車廂車頭處,打開隨身攜帶的擴音器,向乘客推銷起來。胸牌上有男子的照片以及姓名,標注的部門為“廣告部”。
男子從包里拿出兩枚戒指,操著北方口音介紹:“各位乘客,我是陽光珠寶公司廣告部經理。現在大家可以看到,我手上拿的就是我們公司的新產品,亞鉑金情侶對戒。雖然不是純金的,但含有一定量的鉑金,大家再仔細看女戒上的鉆石,它是鋯石,有56個面,與鉆石不相上下。”
男子稱:“戒指貨真價實,可在網上搜到公司名稱,公司在大商場里還設有專柜。快過年了,陽光珠寶公司公司聯合公交公司做宣傳活動,這對原價398元的情侶對戒,目前買的話,只收2.5%的稅, 也就是10元錢。產品有限,今天只銷售10對。”
這位“廣告部經理”口若懸河,為了證明戒指的品質,他還拿起戒指,在扶手桿上用力劃擦了幾下。經過男子一番游說,很多人動了心,從菊花村到護國橋站短短6站路,已賣出去了6對戒指。出于好奇,記者也掏出10元錢,買了一對“鉑金戒指”,旁邊一位女乘客見狀,湊過來提醒:“他們是騙子,昨天就在車上賣了一天了。”
上了另一輛車,他就換了個身份
拿著戒指,記者詢問這位“經理”:“你們的產品怎么沒有質量認證證書啊?現在鉑金多少錢一克?” 面對問題,這位經理明顯有點心虛,支吾了幾句。當車到藝術劇院站時,他匆匆下了車。
隨后,記者再次來到菊花村車站,在車站發現了那位“廣告部經理”,他和另外三名戴著珠寶公司胸牌的男子小聲交談了一會兒,又上了一輛5路雙層車。車上,這位經理又推銷起了“鉑金戒指”。不過,這回他的身份從“陽光珠寶公司廣告部經理”變成了“玉藝(音)珠寶公司銷售部經理”。從菊花村到藝術劇院的短短7站路上,他又賣出去了8對戒指。
那么,這種戒指是否在大商場設有專柜呢?是不是鉑金的呢?記者拿著戒指,來到某商場一樓珠寶專柜區。商場工作人員看了之后表示,商場根本沒有什么“陽光珠寶公司”的專柜,正規珠寶公司也不可能派工作人員在公交車上宣傳促銷。另外,從戒指的重量和材質看,這根本不是鉑金的。鋯石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物質,并不是鉆石的一種。經鑒定,這對號稱價值398元的戒指是塑料做的,只是在上面鍍了一層金屬,成本價格也就1到2元。用手輕輕一掰,“鉑金戒指”就斷成了兩截。
記者從昆明公交公司處了解到,以營利為目的的兜售行為是不允許在公交車上進行的。可是公交公司并沒有執法權,而這些推銷的人也是付了車錢上車的,所以司機也只能進行勸阻。一位5路公交車司機說,由于他們是在公交車上層進行推銷,司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對于這種在公交車上兜售的騙局,最好的辦法是乘客不予理睬
但是,不要以為天上掉餡餅了,所謂的“鉑金戒指”根本不含金,是塑料的,市場價2元錢。
“經理”口若懸河賣力推銷
昨天上午11點30分,記者在菊花村站上了一輛5路雙層公交車,前往梁家河方向。公交車剛開動,一位掛著某珠寶公司胸牌的男子站在上層車廂車頭處,打開隨身攜帶的擴音器,向乘客推銷起來。胸牌上有男子的照片以及姓名,標注的部門為“廣告部”。
男子從包里拿出兩枚戒指,操著北方口音介紹:“各位乘客,我是陽光珠寶公司廣告部經理。現在大家可以看到,我手上拿的就是我們公司的新產品,亞鉑金情侶對戒。雖然不是純金的,但含有一定量的鉑金,大家再仔細看女戒上的鉆石,它是鋯石,有56個面,與鉆石不相上下。”
男子稱:“戒指貨真價實,可在網上搜到公司名稱,公司在大商場里還設有專柜。快過年了,陽光珠寶公司公司聯合公交公司做宣傳活動,這對原價398元的情侶對戒,目前買的話,只收2.5%的稅, 也就是10元錢。產品有限,今天只銷售10對。”
這位“廣告部經理”口若懸河,為了證明戒指的品質,他還拿起戒指,在扶手桿上用力劃擦了幾下。經過男子一番游說,很多人動了心,從菊花村到護國橋站短短6站路,已賣出去了6對戒指。出于好奇,記者也掏出10元錢,買了一對“鉑金戒指”,旁邊一位女乘客見狀,湊過來提醒:“他們是騙子,昨天就在車上賣了一天了。”
上了另一輛車,他就換了個身份
拿著戒指,記者詢問這位“經理”:“你們的產品怎么沒有質量認證證書啊?現在鉑金多少錢一克?” 面對問題,這位經理明顯有點心虛,支吾了幾句。當車到藝術劇院站時,他匆匆下了車。
隨后,記者再次來到菊花村車站,在車站發現了那位“廣告部經理”,他和另外三名戴著珠寶公司胸牌的男子小聲交談了一會兒,又上了一輛5路雙層車。車上,這位經理又推銷起了“鉑金戒指”。不過,這回他的身份從“陽光珠寶公司廣告部經理”變成了“玉藝(音)珠寶公司銷售部經理”。從菊花村到藝術劇院的短短7站路上,他又賣出去了8對戒指。
那么,這種戒指是否在大商場設有專柜呢?是不是鉑金的呢?記者拿著戒指,來到某商場一樓珠寶專柜區。商場工作人員看了之后表示,商場根本沒有什么“陽光珠寶公司”的專柜,正規珠寶公司也不可能派工作人員在公交車上宣傳促銷。另外,從戒指的重量和材質看,這根本不是鉑金的。鋯石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物質,并不是鉆石的一種。經鑒定,這對號稱價值398元的戒指是塑料做的,只是在上面鍍了一層金屬,成本價格也就1到2元。用手輕輕一掰,“鉑金戒指”就斷成了兩截。
記者從昆明公交公司處了解到,以營利為目的的兜售行為是不允許在公交車上進行的。可是公交公司并沒有執法權,而這些推銷的人也是付了車錢上車的,所以司機也只能進行勸阻。一位5路公交車司機說,由于他們是在公交車上層進行推銷,司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對于這種在公交車上兜售的騙局,最好的辦法是乘客不予理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