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古法手工金器第一品牌——老鋪黃金(6181.HK)發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績,半年銷售業績(含稅收入)達141.8億元,同比增長249%;經調整凈利潤達23.5億元,同比增長291%,營收和利潤雙雙持續呈高增長。
截至6月30日,老鋪黃金入駐29家頭部商業中心、擁有41家門店。今年上半年,老鋪黃金在單個商場平均銷售業績4.59億元,不僅大幅超越了國內國際所有珠寶品牌,更是已領先國際奢侈品一線巨頭。此外,618期間,老鋪黃金天貓旗艦店的成交超10億,成為首次達到該成績的黃金珠寶品牌。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數據顯示,老鋪黃金消費者與路易威登、愛馬仕、卡地亞、寶格麗等國際五大奢侈品牌的消費者平均重合率接近八成,這意味著國際奢侈品牌消費者越來越多轉向老鋪黃金,而中國品牌也首次成為高端消費的主流力量。

老鋪黃金是我國率先推廣古法黃金概念的品牌,秉承“古法黃金”獨特的非遺技藝,和“足金鑲鉆”、“足金琺瑯”等工藝的顛覆創新,老鋪黃金的作品既蘊含著獨具魅力的東方韻味,又融合了國際化與時尚感,滿足了消費者對于文化、審美和產品資產價值的高維需求,始終呈現超高的人氣。
摩根士丹利的研報認為,中國老鋪黃金的優異表現,足以顛覆歐洲奢侈品牌數十年來,被普遍認為不受全球競爭者威脅的認知。中信證券也認為,當前老鋪黃金門店店效已在全球顯著領先,扎根于中國文化,向獨具東方美學、同時兼具國際感的全球奢侈品牌邁進。
截至2025年6月30日,老鋪黃金忠誠會員達到約48萬名,較上年底增長13萬名。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資料顯示,老鋪黃金消費者與路易威登、愛馬仕、卡地亞、寶格麗、蒂芙尼等國際五大奢侈品牌的消費者平均重合率高達77.3%,具備高端消費特點,驗證了品牌的高端定位。
“過去20年消費者對國際大牌的追逐,開始轉求趨于文化、審美和更真切品牌價值取向的中國品牌。”第一財經商學院院長黃磊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和文化自信的增強,消費者行為從“炫耀性消費”轉向追求“品質與內涵”。在這一背景下,以老鋪黃金為代表的中國本土品牌成功在高端市場突圍,代表中國非遺工藝、經典文化和經典審美的中國品牌成為高端消費市場的主流力量。

堅持原創、堅持創新,老鋪黃金構建了完整的產品體系和產品線。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創作出超過2100項原創設計,擁有境內專利273項,作品著作權1505項,以及境外專利246項。
野村亞洲消費者分析師董季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老鋪黃金試圖在設計中融入、結合或創造出自身獨特的文化元素。這正是我們認為老鋪黃金最有潛力成為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高端奢侈品牌的原因。”
今年以來,老鋪黃金已完成對核心城市的渠道全覆蓋。在上海,老鋪黃金上半年開出三家門店,年內第4家--恒隆廣場店將在10月開市。老鋪黃金在上海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擴張速度,每開一店即銷售火爆。
“上海是全球奢侈品的商業中心,對亞洲乃至全世界市場有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從我們的觀察來看,老鋪黃金在上海的火爆也帶動了在其他城市的銷售情況。”第一財經商學院院長黃磊說,從上海在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核心地位來看,在上海市場站穩腳跟,不僅可以證明世界級品牌的競爭力,也具備了征戰世界奢侈品市場的能力。

在國際奢侈品云集的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老鋪黃金的海外首家門店六月開業,開業至今延續了其國內的超高人氣。摩根大通分析師實地調研后發現,90%的顧客是首次接觸老鋪黃金品牌,轉化率高達95%以上,其表現超預期。而在香港原本就有兩家店的情況下,中環IFC也已經上了圍擋,這意味著香港第三家門店的進入了最后的倒計時。境外渠道的拓展,讓老鋪黃金上半年境外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約455.2%,境外業務收入占比達到12.9%。
全球著名財富管理公司瑞士寶盛集團近期發布了全球奢侈品消費最貴城市榜單,亞洲上榜三座城市新加坡、香港和上海。老鋪黃金在渠道布局上,素來以定位高端、審慎克制著稱。市場人士分析,這三座城市不僅是亞洲經濟和文化的代表,也因為其融合東西方的國際化程度,可以讓老鋪黃金實現深度挖掘東方審美與全球消費趨勢的契合點,進而持續有效突破地域邊界,在全球市場更穩健地勾勒出兼具韌性與爆發力的增長曲線,加速全球化戰略的縱深推進
“我們將始終堅守我們一直奉行的企業價值觀,執著‘品牌國際化,市場全球化’的品牌愿景,矢志將代表中國經典文化的中國古法黃金推向世界,開啟行業一個新的時代。”老鋪黃金業績公告中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