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鉆石的投資熱,收藏鉆石也成了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
一、鉆石價值四要素
鉆石的價格非常昂貴,但質量的優劣與價格相差巨大。國際上對鉆石價值的評價標準分為顏色 (Color) 、重量 (Carat weight) 、凈度 (Clarity) 、切工 (Cut) 四個方面,因這四個方面的英文字都以“ C ”開頭,所以簡稱四 C 標準。
(1) 顏色
鉆石的顏色非常重要,是評價鉆石質量、決定鉆石價值高低的一個很主要的因素。一般而言,作為寶石級鉆石,僅限于透明五色 ( 白色 ) 、接近無色、微黃色、淡淺黃色、淺黃色 ( 褐色 ) 等幾種,鑒于鉆石顏色的重要性,國際上對鉆石顏色的等級分類也非常嚴格。
(2) 重量
重量是決定鉆石價值高低的首要因素,在成色、凈度和切工相同的情況下,鉆石越重,每克拉的價格越高;通常 1 至 5 克拉的鉆石較具投資價值,因為從目前世界鉆石的市場行情看, 1 克拉以上的鉆石價值每年都在增長,而 1 克拉以下的鉆石反倒在跌價。
(3) 凈度
凈度是指鉆石內部瑕疵的多少。通常是用 10 倍放大鏡觀察,內含物質越少,鉆石越干凈,價值越高。專家一般在 10 倍放大鏡之下仔細觀察鉆石內部瑕疵、裂痕、雜質、碳點等,然后根據瑕疵的程度和是否接近中心點將鉆石分成六個等級。
鉆石戒指 女性鉆戒(4) 切工
鉆石的切工主要是指鉆石的切磨比例如何、拋光和處理如何。鉆石的切磨至關重要,無論質地多么好的鉆石,如果沒有極端準確的切磨,也難以顯示它的美麗和價值。切工的好壞對鉆石價格影響極大,對此,鉆石收藏愛好者應該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二、謹防鉆石“產地”誤區
以上四要素是收藏愛好者衡量一顆鉆石價值高低所應該掌握的。如果您選購鉆石,除了對鉆石質地的四 C 標準要多加了解外,還須小心不要陷入鉆石的“產地陷阱”。
世界上有些國家和地區因多產鉆石,相對而言其質量更能“沙里淘金”,于是人們就誤認為這些國家的鉆石自然比其他低產國來得“高人一等”。鑒別鉆 石 的優劣是否能以“產地”來作出判斷嗎 ? 專家認為:鉆石雖有產地之別,但無價格之分。換句話說,鉆石不管產自何地,只要質地優等,都是“身價”珍貴的。現在有些店家和個體攤主,擅自用“比利 時”、“南非”或“印度”鉆命名,這明顯是誤導。因此,收藏者在購買鉆石時千萬要注意,這些過去所謂的著名鉆石高產國,現在基本上已無鉆石或只有少量鉆石 可開采,因此凡標上這些“產地”的鉆石,購買時更要慎之又慎,收藏投資者不能僅以鉆石標簽上的國家名來判定鉆石的“身價”,千萬不可陷入鉆石“產地”誤 區。
同時,收藏者在購買高品質鉆石前應多向專家咨詢,向權威部門咨詢。找一家信得過的珠寶店,店鋪須提供權威部門開具的鉆石分級證書,還必須提供正規發票。
三、精品鉆石價值高
極品鉆石的價格是相當高的。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隨著我國經濟政策的開放,富有階層越來越龐太,這部分人已具備了購買、收藏寶石級鉆右的經濟能力。記得 1996 年 7 月 18 日上海《文匯報》,曾報道過這樣一個消息,某人在美國花了 1500 美元買了一枚鉆石戒指,回到上海后,經首飾廠行家的評估,其價值可達 3 萬元人民幣,差價為 1.7 萬元,可見鉆石還是具有一定投資價值的。在目前股市和郵市都較為低迷期間,鉆石仍能保持一定的升值潛力,可見看好鉆石價值的人還是為數不少的。
但是,投資鉆石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了是十分珍罕的古董鉆石首飾外,人們所挑選的鉆石必須“克拉”數大、無瑕、完美、罕有,顏色屬于甲級 “超 特白” ( 即 DCOLOUR) 的精品鉆石才會保值和升值。現在,每克拉鉆石價值 9 萬到 16 萬人民幣,而那些不足半克拉的“細貨”和有些小瑕疵的現代鉆石,一般只宜作為裝飾用,根本不具備保值功能,尤其是時下流行的一些新款式,也絕非可作為投資 的對象,若高價買進反而會被套牢,“克拉”數低的更難套現,要出手時會被大大壓低價錢。
因此,我們必須嚴格劃清保值和裝飾這個界限。鉆石首飾是否具有保值、升值功能,主要取決于其4C 衡量標準,品級越高的鉆石,其價值也越大,越具有保值、升值功能,反之,則不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