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2月23日電 綜合報道,來自歐美和香港的各種炒金平臺目前正流行于民間投資市場。據業內人士透露,部分炒金平臺暗藏貓膩,有的交易平臺會在行情波動較大時,從技術上干擾平臺正常使用,或許會出現因軟件問題而導致交易賬戶登陸不上去的狀況,或者會有公司在收到投資款后攜款潛逃等現象。
血本無歸事件不勝枚舉 透視四大最常見“黑洞”
目前市場所充斥得大量不合規的黃金交易平臺,往往打著門檻低(50美元就可以開戶)、杠桿高(最高達400倍杠桿)等特點吸引投資者,事實上大部分平臺風險巨大。
投資者血本無歸事件不勝枚舉。
公司攜款跑路或拖延款項償付
去年10月,吉林一小伙,輕信寧波一投資公司代理炒金,5.4萬元一夜蒸發,去年年底,遠在安徽的投資者王女士,輕信寧波一家投資公司高收益的承諾代炒期貨,結果16萬元只剩下5萬元。
據中新網金融頻道向多位業內人士了解,各種炒金公司中如何有以下兩種情況的出現,那么必然存在違規行為:第一、在收到客戶投資款項后跑路。第二、在客戶兌現交易盈利時,公司無法拿出足夠現金進行償付,并對款項償付一拖再拖。
福州王先生2011年7月在香港富格林金業公司開戶,本金為1萬美元。起初也是虧損,但隨后他反而賺了8000美元。王先生趕緊平倉,并想將錢全部取回,沒想到卻遇到了阻力。
“我起先是以500美元像螞蟻搬家似的慢慢取回本金,近期一次想取回5000美元,被告知賬戶被凍結。”王先生說。昨日下午,記者就此咨詢香港富格林金業亞洲公司客服人員,該人員則表示,王先生交易違規,賬戶已被凍結,剩余資金將被扣下。
該客服人員稱,王先生違反的是香港證監會發布的“不得在5分鐘內多次建倉與平倉”的有關規定。記者就此咨詢我省期貨業內人士,他們均表示,從沒有在業內聽說過這種規定。
投資公司通過對賭來吸收客戶資金
據《海峽都市報》報道,福州投資者趙先生經朋友推薦,原先從事農產品期貨交易的福州鼓樓投資者趙先生主動“上鉤”,通過百度找到香港富格林金業公司網站。“他們公司服務態度很好,而且交易費用很便宜,一手只要40元。”趙先生說,正是由于低廉的交易成本,今年8月,他將20萬美元打到香港富格林金業公司在網上公開的匯豐銀行賬號。
連續幾個月交易下來,他本金虧了40%,只剩下12萬美元。100倍杠桿放大后,交易風險急劇增加,帶來的壓力讓趙先生不堪重負。福州東街口一家期貨公司負責人張先生告訴記者,地下炒金是一場無勝算的對賭游戲。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交易傭金
據《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報道,作為XX金匯投資有限公司的投資顧問,可以拿到傭金返還。所謂傭金,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手單,平臺上扣了買賣5個點的點差費用,也就是50美元(因為做的是倫敦金,是以美元來結算的),再加上50美元手續費,加起來100美元,全部在客戶下單的時候從客戶的賬戶上扣出。客戶下單賺取的錢有很大部分被點差和傭金收走,真正能夠盈利的情況很少。200美元的盈利,100美元已經被扣,客戶的凈利潤是100美元,然后返還投資顧問50美元傭金提成。因為是24小時交易,操作手數越多,投資顧問和公司就可以賺更多的錢,而客戶因為頻繁操作,都是以虧損或者爆倉收場。
交易平臺賬戶在行情波動大時登不上去
另外,除了以上兩種情況外,部分炒金公司為增加自身盈利,會因占據客戶信息不透明的優勢,增加交易手續費以及點差。甚至,有的交易平臺會在行情波動較大時,從技術上干擾交易平臺正常使用,或許會出現因軟件問題而導致交易賬戶登陸不上去的狀況。
據中新網金融頻道了解,每個“黃金公司”都會先給記者發個交易軟件,和股票操作基本相似,而且盤面都有即時信息和價格變化等。但很多類似交易軟件系統是人為控制,盤面價格變化可能是假的,收多少手續費,到底是漲了還是跌了,都是公司說了算。據悉只有有位廣州投資者16萬元炒金剩下4萬元,正是這種情況。
國內正規黃金交易機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很多選擇炒金的投資者均有考慮到國內目前的投資品種的回報率并不理想,比如股票及期貨市場低迷持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低而且限制多,回報率也跟不上CPI。所以選擇黃金投資是為了更高的回報率。
但是之所以投資者選擇黃金交易平臺,據業內人士透露,是因為相對炒金平臺,我國兩大交易所的黃金交易模式都存在一些主要的不足情況:
一、兩大交易所都采用集合競價、撮合成交的交易機制,與國際黃金市場相對脫節;
二、兩大交易所的黃金投資品種不能提供24小時連續交易,致使國內黃金價格常出現跳空開盤現象,投資者無法全方位地抵御不確定風險;
但是為什么國有銀行交易平臺得不到投資者的重視?該業內人士解釋道,因收費過高且使用不便。不少投資者為節約黃金交易手續費用,而選擇了黃金交易平臺
目前除中行、建行、農行外,國內大中型商業銀行以及眾多地方性商業銀行均已開通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貴金屬業務。尤其在各家國有銀行推出“紙黃金”交易系統后,銀行的角色不僅僅是產品的銷售商、交易服務商,而且逐漸向做市商制度靠攏。
以黃金遞延業務為例,為拉攏客戶,各家銀行收取的手續費標準也不同,一般在萬分之十二到萬分之十八左右,有的銀行手續費甚至低至萬分之九。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即使同一家銀行,針對不同星級的客戶,手續費標準也不同,白金卡客戶手續費標準更低。
但是據業內人士補充,國內幾大國有銀行所提供的交易平臺手續費約是普通炒金平臺交易手續費的10倍。
建議:不同交易場所經營不同黃金投資產品
中新網金融頻道在對北京某黃金交易平臺負責人采訪時了解到,雖然黃金行情很好,但是市場對金市的預期有些過于夸張,從而引來不少盲目投資者的跟風投資。
但是福建方圓統一律師事務所王建徽表示,目前部分從事黃金保證金交易的公司都打著香港公司的旗號,或是盜用香港公司的名稱,也有可能在香港注冊皮包公司然后到內地行騙,這些公司毫無信譽和專業資質可言,投資者可以向香港證監會等監管部門查詢并鑒別真假。
王建徽表示,國家早已明令禁止地下炒金,任何形式的地下炒金都不受我國法律保護。炒“外盤黃金”不符合我國現有法律法規的規定,投資者參與這樣的交易,造成損失將不受法律保障。
黃金、外匯市場觀察員肖磊向中新網金融頻道透露,炒金市場的發展是行業發展中必然產生的過程,但是建議可以將不同黃金投資產品區分不同交易場地。這意味著,將黃金交易產品中的杠桿類投資、現貨黃金、紙黃金等品種分開于不同的交易場所,這樣或許會易于管理,減少違規交易。
北京朝陽區法院法官蔡黎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應加快黃金交易相關立法進程,明確黃金交易的市場主體、交易規則、交易場所,禁止“地下炒金”和非法的“境外炒金”。與此同時,黃金交易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金融機構的資質、業務經營合規性的監管,嚴懲各種“地下炒金”和“境外炒金”行為,維護黃金交易市場秩序。
中新網金融頻道提醒投資者,如果想要進行黃金交易,可選擇黃金期貨、交易所現貨或者銀行的紙黃金等流動性較好的黃金交易品種。此外,也應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不過多參與風險較大的短線交易,尤其應避免跟風炒金和地下炒金等盲目投資行為。(中新網金融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