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邊珠寶店里的鉆石婚嫁系列還擺在最搶眼的位置,媒體上關于鉆戒的廣告依舊鋪天蓋地,不過最近卻有數據顯示中國對鉆石的需求正在明顯放緩。
中國鉆石需求
增幅放緩10%
近日,有來自戴比爾斯鉆石分銷部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鉆石消費量增加了20%,今年這一增幅約為10%。
中國成品鉆二季度消費市場進口額同比減少28%,較一季度環比減少21%。今年上半年,上海鉆石交易所鉆石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9.4億美元,雖然較上年有2.1%的增長,但這一增幅與往年相比的確有明顯放緩。
相對于看似紅火的市場景象,這組數據顯得令人驚訝。
傳統珠寶品牌似乎并沒有意識到明顯的放緩走勢。周生生北方區經理黃子龍表示,品牌并沒有明顯感覺到鉆石增速放緩所帶來的市場波動。通靈珠寶也表示近期的銷售狀況正在穩步增長。
另一方面,鉆石的網絡賣場卻遠沒有實現之前的增長預期。
“鉆石小鳥”CEO徐磊稱近期的銷售額遠沒有達到今年所制定的增長80%的目標。據他預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四季度的銷售額只能達到20%-30%的增幅。
同樣是鉆石品牌,傳統賣場與網上商店的市場預期為何如此不同?
低端鉆石消費萎縮
打擊網店
今年很多奢侈品品牌都在中國經歷了增長放緩的情況,前不久時尚巨頭Burberry更是發布了盈利預警,受人追捧的奢侈品類鉆石同樣也難逃此命。經濟形勢嚴峻使人們的鉆石消費計劃更加謹慎、理智,品質和服務被絕對突出,低檔次鉆石開始乏人問津。
經濟環境是背景,中國消費者的成長也是重要因素。隨著鉆石珠寶品牌日趨白熱化的競爭所帶來的鉆石相關知識的普及,中國的鉆石消費者已經從“兩眼一摸黑”演變成了“半個專家”,他們越來越關注切工是否精致,設計是否別出心裁。這也意味著以往選擇低端鉆石的人群正向著中高檔次邁進。
而那些以收藏、保值為目的的高端消費者則傾向于到國外購買鉆石制品,中國鉆石消費層次的“金字塔”經歷了翻天覆地的重組,低端鉆石需求被大大削弱,從而帶來了國內需求的減少。
這樣一來,主打低端平價鉆石飾品,又缺乏品質和服務支撐的鉆石網店的處境尤為尷尬。雖然它們的主要客群是為了結婚購買鉆戒的剛性需求客戶,但是這些年輕人擁有更多渠道獲取鉆石方面的知識和資訊,同時在品位上也更追求獨特和精致,那些便宜卻千篇一律的鉆戒很難吸引他們的目光。
市場疲軟
兩種渠道何去何從
相對于鉆石網店的捉襟見肘,面對鉆石需求的減少,傳統珠寶品牌卻把其看成是“彎道超車”的好時機。
近期銷售額的穩步增長增強了通靈珠寶的信心,此外,自身技術優勢的增強也使其更有底氣。前段時間,通靈珠寶從全球最大的國際切割貿易機構EDT那里拿到了“藍色火焰”鉆石切割的專利,成為中國珠寶行業中第一家完整擁有世界級鉆石切割專利的企業。
通靈珠寶表示,在經濟下行時,缺乏品牌資產支持和管理經營不善的企業會逐步被淘汰,經過資源整合后,少部分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會活得更好。
而對于鉆石網店而言,低價競爭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業內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提升品質和服務依舊是當務之急。高品質的鉆石系列可以有效地幫助網店擺脫低端鉆石的帽子,“鉆石小鳥”于今年上半年推出的高端裸鉆系列“北極光”就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同時,針對大部分中國消費者對于在網上進行諸如購買鉆石等大額消費存在疑慮的消費習慣,鉆石網店還可多進行線下活動,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對接,以此來提高客戶的黏性和忠誠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