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黃金體系
1、管理機構:法律與行政共管體制使美國的黃金體系管理獨具特色。其主管機構有:
(1)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及所屬聯邦儲備銀行。
(2)財政部。
(3)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4)美國黃金協會。
2、管理法規:
(l)美聯儲關于金銀管理的法規及財政部和美聯儲關于黃金儲備的規定。
(2)《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法》。
(3)期貨交易規則,商品交易所條例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
3、管理特征:
(l)美聯儲協商、財政部聯合管理貨幣儲備黃金。
(2)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根據美國國會立法和期貨交易所、期貨協會3個機構共同管理黃金市場。
(3)其管理模式形成先立法管理,即利用制定、修改、頒布有關的法律法規對黃金儲備和黃金交易市場進行管理。然后配套行政管理,即依靠有關政府授權部門、職能機構或地方政府等進行管理。實際實施中則以市場原則為依據,以行業自律管理為主,實施市場化管理。
4、行業自律組織:美國期貨業協會、美國黃金協會、美國珠寶首飾商會。
5、管理的黃金規模和屬性:
(1)美聯儲和財政部管理美國貨幣儲備黃金規模為8137噸,占美國外匯總儲備的56.5%,占全球貨幣儲備黃金總數(約3萬噸)的27%(2001年數據),且美國的貨幣儲備黃金多年來一直處于凍結狀態,即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美國的黃金交易有現貨和期貨交易,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主要集中在紐約、芝加哥、底特律、布法羅、舊金山五大交易所中,其中以紐約和芝加哥最有影響。交易規模在1980年紐約交易所達到了8億盎司約為25000噸,芝加哥市場約為8000噸,而美國的實金交易量低于亞洲和歐洲。
美國的黃金交易所也是按市場規律.是三種屬性黃金交易的場地.且是美國黃金體系的核心。特別是全球期貨交易的中心,這是它有別于其他黃金體系的典型特征。
(3)美國的黃金制造業主要用于首飾、電子工業、牙科和金幣,2001年數據分別是:K金首飾158噸、牙科14噸、工業用金8.3噸、其他231.7噸。這種商品金通過金制造業生產產品后進入市場,在相關商品部門協會自律管理下,按商品運行規律運轉,其通過交易所進行交易。
(4)美國是黃金生產大國,年產黃金2000年355噸、2001年335噸,并通過交易所交易。
6、美國黃金體系的管理模式
(1)美國自1974年放開官方黃金管制后,黃金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無論是黃金礦山生產、黃金投資。黃金交易所及黃金制造業都是一種開放式自由運行的市場體系。美聯儲代表政府部門行使央行管理職能,主要負責儲備貨幣黃金的管理與經營、國際合作和國際清算與支付。具體決定協商美國財政部共同決策。
(2)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根據美國國會立法和期貨協會、期貨交易所及黃金協會共同管理美國的黃金交易所。
(3)美國的礦山黃金生產企業依照工業礦業企業為生產管理運行,其產品通過交易所進入流通體制。
(4)美國的黃金制造業由協會自律組織負責管理,生產制造各種工業、文化及首飾產品,并由交易所保證原料的供應。
(5)美國的黃金生產、黃金制造業和黃金交易所組成了完善的產、供、銷商品黃金體系,而產與需差額約335噸一231.7噸一103.3噸(2001年數據),每年產量超過需求的部分可供應市場。
(6)美國的黃金投資品種有金條金幣實金產品和紙黃金、黃金衍生品。黃金投資是美國民眾投資的重要工具和品種.但以平倉為主。其中零售金條金幣的著名公司有蒙長塔金屬公司、麥麗爾?蒙塔古?拜吉公司。
由于美國金融體制特征,美國黃金投資除商業銀行外,還有大量專業公司和投資公司經營。而金融機構投資黃金市場獲利是這一體系總特色。
1、管理機構:法律與行政共管體制使美國的黃金體系管理獨具特色。其主管機構有:
(1)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及所屬聯邦儲備銀行。
(2)財政部。
(3)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4)美國黃金協會。
2、管理法規:
(l)美聯儲關于金銀管理的法規及財政部和美聯儲關于黃金儲備的規定。
(2)《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法》。
(3)期貨交易規則,商品交易所條例等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
3、管理特征:
(l)美聯儲協商、財政部聯合管理貨幣儲備黃金。
(2)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根據美國國會立法和期貨交易所、期貨協會3個機構共同管理黃金市場。
(3)其管理模式形成先立法管理,即利用制定、修改、頒布有關的法律法規對黃金儲備和黃金交易市場進行管理。然后配套行政管理,即依靠有關政府授權部門、職能機構或地方政府等進行管理。實際實施中則以市場原則為依據,以行業自律管理為主,實施市場化管理。
4、行業自律組織:美國期貨業協會、美國黃金協會、美國珠寶首飾商會。
5、管理的黃金規模和屬性:
(1)美聯儲和財政部管理美國貨幣儲備黃金規模為8137噸,占美國外匯總儲備的56.5%,占全球貨幣儲備黃金總數(約3萬噸)的27%(2001年數據),且美國的貨幣儲備黃金多年來一直處于凍結狀態,即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2)美國的黃金交易有現貨和期貨交易,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市場,主要集中在紐約、芝加哥、底特律、布法羅、舊金山五大交易所中,其中以紐約和芝加哥最有影響。交易規模在1980年紐約交易所達到了8億盎司約為25000噸,芝加哥市場約為8000噸,而美國的實金交易量低于亞洲和歐洲。
美國的黃金交易所也是按市場規律.是三種屬性黃金交易的場地.且是美國黃金體系的核心。特別是全球期貨交易的中心,這是它有別于其他黃金體系的典型特征。
(3)美國的黃金制造業主要用于首飾、電子工業、牙科和金幣,2001年數據分別是:K金首飾158噸、牙科14噸、工業用金8.3噸、其他231.7噸。這種商品金通過金制造業生產產品后進入市場,在相關商品部門協會自律管理下,按商品運行規律運轉,其通過交易所進行交易。
(4)美國是黃金生產大國,年產黃金2000年355噸、2001年335噸,并通過交易所交易。
6、美國黃金體系的管理模式
(1)美國自1974年放開官方黃金管制后,黃金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無論是黃金礦山生產、黃金投資。黃金交易所及黃金制造業都是一種開放式自由運行的市場體系。美聯儲代表政府部門行使央行管理職能,主要負責儲備貨幣黃金的管理與經營、國際合作和國際清算與支付。具體決定協商美國財政部共同決策。
(2)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根據美國國會立法和期貨協會、期貨交易所及黃金協會共同管理美國的黃金交易所。
(3)美國的礦山黃金生產企業依照工業礦業企業為生產管理運行,其產品通過交易所進入流通體制。
(4)美國的黃金制造業由協會自律組織負責管理,生產制造各種工業、文化及首飾產品,并由交易所保證原料的供應。
(5)美國的黃金生產、黃金制造業和黃金交易所組成了完善的產、供、銷商品黃金體系,而產與需差額約335噸一231.7噸一103.3噸(2001年數據),每年產量超過需求的部分可供應市場。
(6)美國的黃金投資品種有金條金幣實金產品和紙黃金、黃金衍生品。黃金投資是美國民眾投資的重要工具和品種.但以平倉為主。其中零售金條金幣的著名公司有蒙長塔金屬公司、麥麗爾?蒙塔古?拜吉公司。
由于美國金融體制特征,美國黃金投資除商業銀行外,還有大量專業公司和投資公司經營。而金融機構投資黃金市場獲利是這一體系總特色。



